律師經驗談-如果真的不幸被詐騙了,該怎麼做?

--

臉書搜尋「律鏡Juriscope」免費法律諮詢

有法律問題想要諮詢嗎? 想要獲取更多法律知識嗎?

請至律鏡臉書粉絲團私訊我們。

上禮拜,律鏡律師跟大家分享最近常在社群網站或youtube看到的詐騙手法,沒看過的來這裡複習一下:

雖然揭露了一些詐騙手法,不過律鏡律師也很清楚,詐騙集團的手段、說詞一直在改變,防不勝防,一不小心還是可能會落入陷阱。

因此,律鏡律師這一篇文章,就是要告訴大家,如果真的不小心被騙了,該怎麼處理會比較好:

首先,如果被騙了,一切事後的補救,最重要的目的,就是為了把錢拿回來。而因為詐騙集團他們在確認帳戶收到款項之後,會很快地派集團成員或是誘騙人頭去做車手提款,因此這時候如果選擇先去地檢署提告,可以說是遠水救不了近火,就算最後有抓到集團成員,可能被騙的錢也很難拿回來。

所以,一發現自己被騙了之後,正確的第一步,應該是:盡快先打165專線,聯絡反詐騙相關人員,並告訴反詐騙人員「自己是如何被騙的、經由什麼方式把錢給出去的、如果是匯款的話,什麼時候匯的、在哪裡用匯的、用哪個帳號匯的、匯了多少錢、匯進哪個銀行的帳戶」,釐清這些資訊之後, 165專線的人員,會協助把這筆匯進銀行的錢「圈存」起來(就是這筆錢誰都不能動的意思)24小時。

打完165之後,緊接著要做的事情,就是快點到離最近的警察局報案,想警察表示要「提出詐欺告訴」,並要確保拿到「受(處)理案件證明單」(已經不是三聯單了歐,今年三月剛改),且要確認證明單上,警察沒有做「未提出告訴」、「無相關事證以提供查證」等等的註記,才能確認已經正確地完成報案。

如果說很幸運的,會出去的錢還沒有被詐騙集團領走,那恭喜你,這筆錢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拿回來,之後就比較不用擔心了。

但遺憾的是,這麼幸運的情況真的很少發生,假設錢已經被領走了,或是報警之後,案件沒有被受理,該怎麼辦?

這種時候,要拿回被騙走的錢的唯一管道,就是經由提告的過程,請檢察官發動偵查,找出詐騙集團的成員,以及其他協助犯罪行為的人,追究他們的犯罪行為,並由他們來賠償損失。

提告之前,要準備哪些資料?或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?

要釐清這個問題,我們必須要知道檢察官在偵辦這類型案件的時候,會考慮哪些事情。只有把法律規定的眉眉角角都寫清楚,檢察官才能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,進而評估這些人的行為算不算犯罪,也才能判斷他到底需不需要發動公權力去開始偵查。

那這類詐欺案件比較重要的要素包含哪些呢?我們先來看看詐欺罪的法條:

刑法第339條第1項規定:「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,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。」

法條寫得很簡單,但在地檢署和法院這邊,詐欺罪的要件其實應該要做更細緻的解釋,說明如下:

  1. 行為人之不法所有意圖:白話講,就是騙你的人,他之所以騙你,是因為他想藉此拿到你的錢,用給他自己或給他想要給的其他人;
  2. 行為人施用詐術:這是指犯罪的人,用虛構、扭曲、掩飾事實的方式來欺騙你;
  3. 被害人陷於錯誤:指你因為犯罪的人的「施用詐術」行為而上當,誤信犯罪的人講的是真的;
  4. 被害人處分財產:指你因為上當了,所以因此而把你的、或第三人的錢給出去給別人;
  5. 被害人之財產損失結果:因為你把錢給出去了,所以造成你或是第三人財產上的損失;
  6. 再來是一個直接看法條比較難看出來的要件,「行為人的詐欺故意」:就是說,犯罪的人,對於自己的行為是詐欺,也知道他行為會導致騙到你的錢的結果都清楚知道,但是他還是決定要去做,這樣的情形,我們會認為他就具備「詐欺故意」。

以上就是提告詐欺罪的時候,檢察官會綜合考量的要素,不管我們是向檢察官提告,或者向警察報案,這些事項都會需要被釐清。

在提告的時候,除非本身是律師,不然很難把上面所提到的要件一一的向檢察官說明。但是,我們可以提供以下相關的資料給檢察官(或你請的律師),方便他判斷案件的情形,到底符不符合詐欺的要件:

  1. 跟詐騙集團成員認識的管道(臉書、line、電話);
  2. 可能辨認出詐騙集團成員真實身份的資料(臉書帳號UID、line帳號、手機號碼、銀行帳號、身分證字號等);
  3. 跟詐騙集團成員完整對話或通話紀錄,並節取其中「詐騙集團是如何騙你的話術」的紀錄(證明詐騙集團「施用詐術」);
  4. 匯款紀錄,或詐騙集團收受你給的錢的收據、對話紀錄等(證明你確實有把錢給出去)。

準備好上面這些資料後,我們需要再把整起詐騙案件「從頭到尾」「按時間發生先後順序」寫成一份清楚的告訴狀,把上面這些文件附在告訴狀的後面當做證物,並清楚表示是要對對方提出「詐欺罪的告訴」,再送進地檢署,提告的動作至此完成,剩下的,就可以交給警察或檢察官囉~

下一篇,律鏡律師再接續著帶大家看:提出告訴以後的流程,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。

有法律問題想要諮詢嗎? 想要獲取更多法律知識嗎?

請至律鏡臉書粉絲團私訊我們。

--

--

律鏡 Juriscope

一群志同道合的執業律師,以最淺白的文字,帶您用「律鏡」看懂複雜的法律問題。 法律諮詢或聯絡請至|律鏡臉書: https://reurl.cc/KAp2Rq | 或來信:juriscopetaiwan@gmail.com